来了来了,这两天我终于把千呼万唤的胶片机(新手入门)攻略终整理完毕,催着问如何入、该入什么机型的朋友们火速来围观!

旅游带哪款
拍人像私房用哪款
或是性价比之王是?
这篇文章已经为你们比好价格,并作了详细的记录。
因为是新手入门篇,就不说太多专业信息,如果读完全文还有啥关于胶片机的问题,咱们评论区见?
留言区也会第一时间解答大家的问题,Don也想知道「胶片机」还有多少人喜欢或者想入坑玩,当然欢迎老司机交流切磋。
那如果你是老玩家,可以直接传送到第三部分:



有人觉得买胶片机多坑,机型一样,价格却不同,这的确是胶片市场现状,二手物品,以成色衡量价格,但也会在一定区间内合理浮动。跟球鞋市场有一点相似的是,某款机型被明星带货后,售价会嗖嗖往上窜,其实明星同款机型也不会有多大区别,成像优劣主要取决于胶卷、镜头和冲扫,和机身的关联并不大。
以全自动傻瓜机为例,成片好不好,耐不耐玩,镜头很重要。发霉不行,漏油、有色斑也不行,以咱们平时常说的「镜头三无」——无霉点,无灰尘,无破损去挑选就行了。
镜头发霉
机身也是决定价格的一大因素,但要注意,它不影响片质。
卖家常说机身95新、98新、99新,我建议凭数字去购买,还不如把商品图仔细看一遍,像我这种佛系买家,只要没破损,有几条刮痕或者使用痕迹也没所谓,反而多了几分历史感。
想在旅行中方便携带;喜欢胶片感,深入研究;还是从最old school的胶片机开始学摄影?因为现今数码相机的原理皆源自胶片相机。而胶片机只是一个大范畴,可以简单理解为以胶卷为存储介质的相机,实际上也有许多分类:
从19世纪第一台便携胶片相机的诞生到没落,一百多年的演变发展,各大厂商留下一大批名机名镜,所以可以认准大厂机子来买,例如:
篇幅有限,Don就以常见的135类型胶卷片的四种机类型展开讨论——
以及把市场平均价格整理出来,建议最好收藏本文以便参考价格变化。
全自动胶片机是我们最常见的胶片相机 ,也被称为“傻瓜机”。懒得去学习手动操作知识而又想有不错的胶片体验,这类相机将是最适合你的选择。还有「宽幅」、「月光」机型,在胶片家族里是可玩性极高的一类。唯一考验只是构图能力,然后按快门就能搞定整个拍照流程。全自动易操作出片,市场大,现在仍留下不少成色较新的机型,挺多千元以下的选择,不失为小白入门试水神器,确实耐得住等待成片的过程,再慢慢去进阶。
机械单反机则要手动操作,需学会手动对焦和手动过片,操作较繁琐,例如其中的手动裂像对焦方式,在对焦时需要一些经验和技巧。不过其高质感的金属机身+充满仪式感的拍摄体验,妥妥的胶片控必入款,而且可换镜头,用途广。小白直接用机械单反机也非不可,最好购机时,询问店家提供电子说明书或者去豆瓣翻翻,之后拎出街多实践就完事了。
操作和数码单反差不多,胶片单反储存照片靠底片,数码单反则是存储卡,所以,如果你用过数码单反,很快能上手胶片单反。单反胶片机的使用方法和科技性能更靠近现在的相机,可以说在胶片家族中最为先进。可以看到,来到胶片时代后期,就只剩下佳能和尼康在对飙。可喜的是,两者这时期的机型都十分划算,几千就能拥有顶级配置,例如佳能1V,尼康F6这两台当年的旗舰胶片机王,值得大家考虑。
旁轴相机有个特点,拍摄成片和取景窗里看到的会有位移差,专业来说就是取景光轴位于摄影镜头光轴旁边,因此称为「旁轴」,所以要拍摄几卷以后,才能熟练地操作。机身设计小巧,外形复古,而且没有单反相机反光镜工作时噪音和机振,有些旁轴相机可以更换镜头,甚至不用电源驱动。
- 一句概括:拍摄体验十分有趣,适合悠闲Lifestyle式摄影。
任何相机都应该注意防潮,特别是胶片机,有时维修成本比机子原价还贵,最好配备一个防潮箱,湿度应该保持35%-55%之间。机子长期不用时就将电池取出来,还要定期清理机身上面的油污灰尘。
觉得胶卷一堆太零散,可以买一个便携盒方便出行携带。
想底片更加有安全保障,得安排上无酸底片袋,建议买带有活页孔,可配合无酸底片盒保存使用,方便收藏和展示!近两年胶卷风气卷土重来,也就有了这篇帮助大家选购胶片相机的文章。
在胶片辉煌时代,各大厂家神仙打架,都有自己的代表作品和独门法宝,百家争鸣的环境让胶片相机诞生许多奇思妙想,且远比现在复杂,也许这就是现在还有人迷恋胶片摄影的原因。况且,淘机过程也是摄影的乐趣之一,愿大家都能机海拾遗,体会到老机子的魅力。
撰文:Don

能被炒的球鞋才值得买?难道这15双原价球鞋它不香吗!!!
“黑五”海淘攻略?编辑们最不想公开的购物网站我给你扒来了!